Search

媽媽髕骨骨折的復健--術後20天

  • Share this:

有人叫我「再生工廠」
有人說,受傷有我就好一半

其實~沒那麼誇張
只要多用點心、多點觀察
積極的處理、關心、問候
仔細的分析、介入與處理
真的沒有處理不好的傷勢

為何我手上的個案
總會比預期的更早恢復

因為一般預估的恢復是「組織自然修復時間」
我做的是積極介入的復健策略
而且不會只有我,一定會有醫療專家共同介入
要不,一定有眾多可諮詢的醫療管道
確認再確認我所有處置的合理性

放著不管,傷處一定會好
但更積極的訓練介入
一定能減緩退化、促進恢復

患處一定會結痂,但絕對不會任它亂長
一定要把握修復期的組織排列與本體鍛鍊
拉傷、扭傷、撕裂、手術、重建都一樣

早上分享的影片,媽媽說~「不好看」
所以我從球場訓練回來
準備第二次訓練時,媽媽就「自行換裝」
並且「更認真」的走

哈哈哈~

就像過去我幫選手訓練一樣
有時,人多的時候
訓練效果跟專注度就特別好
所以當被訓練者無法集中時
我就會帶他們到人多的地方
(有人看就會做得好)
😂 😂 😂 😂

復健最重要的不是「生理」
而是「心理與信任」

透過對訓練者的信任
拿掉恐懼、捨去不安

透過訓練者對動作目的的講解
讓患者了解自己的能力與每個訓練目標

有了信任~就贏了一半
你相信我,我才幫的了你

#BelieveInV
#永遠的信念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